张巍:电气车间二次配线班长,1976年出生,2013年3月入企,助理二级工程师、水晶一星,2014-2015年大业公司年度优秀个人。
张巍是沈阳新民市人,1993年毕业于新民市职高。加入兴隆前他就一直在从事电气成套装配工作,一干就是19年,他从安装维修电工做起,历任班长、电气科主管等职务。2013年3月,在大业公司电气工程师马荣平的多次邀请和兴隆事业的感召下,他决定加入大业公司,把近20年的配线技术带到电气车间,为兴隆事业添砖加瓦。
1·我们的工厂我的家——无私带徒结硕果
“师傅,这张图纸的元件数量好象不对?”“师傅,这台柜子的走线这样布局可以吗?”,走进大业公司实业分公司的电气车间,被清新绿色地坪覆盖的车间显得格外整洁,工人们忙碌而有序的生产着。经常听到从不同工位传来这样的请示交流声。被大家亲切地称作师傅的人就是电气车间二次配线班长张巍,每天,从上班开始,他就穿梭在各个工位间,解决配线工的各种生产问题,70米长,30米宽的车间每天不知道走了多少遍。用张巍师傅的话说,他是在用双脚丈量着配线的长度。
张巍师傅一加入企业,就一头扎进车间的生产和建设中,就像打理自己家一样,料理着车间的各种事情。当时,车间只有马荣平经理和四名员工,电气车间正处于筹备状态。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他当时便提出了招聘学徒工的想法。从2014年3月至今,电气车间先后招聘学徒工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20岁,而且大多是刚从技校毕业的学生或者公司周边居住的家庭主妇。他们从零基础加入企业,到培养成二次配线成手,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团队的壮大都凝聚着张巍师傅的心血与付出。
为了建成大业公司自己的配线团队,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他利用工歇时间开展知识讲堂,理论培训时专业术语大家听不懂,他就琢磨怎么去转换成最简单最通俗的语言去描述,二次配线原理图是电气专业里最难的,有的做了几年的电工都达不到识图作业的要求。于是,张巍师傅凭借他近20年的经验,编写了《配线工入门手册》,毫无保留的将技能传授给了一批又一批徒弟。《配线工入门手册》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从元器件的符号、功能到安装方式、工艺标准都有深入浅出的描述,被他的徒弟们称为“配线宝典”。理论学习的同时,他还要手把手的教徒弟下线、绑扎,听起来很简单的工序,都得上百遍地重复讲述和演示。因为如果这些基础工艺做不好,不仅关系到材料的损耗,更会影响产品质量。
培训的第一批学徒工是张巍师傅印象最深的。虽然大家都是经过考核上岗的,认识了大部分元器件符号,但是看到实物还是对不上号。只有认识了实物,掌握每个元器件的开闭点和走线方式,才算真正开始学习配线。教大家认识20个常用元器件,用导通仪测试开闭点这一项最基础的入门功课,第一批的十五个徒弟就用了十天的时间。认识元器件很专业,对于连最普通万用表、螺丝刀都没有怎么接触过的学徒工来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两个月后,鞍山项目的第一批配电柜,开启了徒弟们真正的配线生涯,张巍师傅清晰的记得,那批50台的照明柜规格完全一样,这也就节省了他给徒弟讲解理论的时间,但每一处元器件怎么摆、导线怎么走、每一次操作质量是否合格,他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到不同的工位前做示范和检查。学徒工们就是他的手和眼睛,因为配电柜的质量问题直接关乎安全,所以,张巍不敢有半点放松。这批配电箱装配用了20天,从这次实践操作后,徒弟们配线水平提高了很多,现在同等数量和标准的配电柜,10天就能完成。在2014-2015年度的技术级别评定中,他有两位徒弟成功考入技术员四级的行列。
2014-2015年度,张巍师傅带领他的团队先后完成11个项目1700台配电柜的二次线配线工作,所有产品无任何差错。(太原街、鞍山、新开河、营口、海伦、铁岭大船、桃源、大厦、建昌、兴城、大奥莱)
2015-2016年度,截止3月份,完成7个项目838台配电柜的生产任务。(鞍山、阜新、中街兴隆大家庭、营口、大都会、龙庭酒店、沈阳一百)。累计创造产值2000多万元。
2015-2016年度,电气车间的新品LED灯具也大规模投入生产,张巍师傅的二次线团队又成为LED灯具生产的主力,在他的带领下,每个徒弟都掌握了两种以上的技能,实行计件工资,多劳多得,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遇到困难时,他总是冲锋在前。他也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着徒弟们。2014年10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大业园区地下室跑水了,住宿员工分头行动,电工去断电,张巍师傅和其他员工奔向跑水现场。电断了,地下室漆黑一片,张巍二话没说第一个跳进齐腰深冰冷的水中查找漏水阀门,经过10多分钟的查找,终于关掉了漏水阀门,让企业减少了损失。那时晚上室外气温约10摄氏度,地下室水温也就12摄氏度左右,他连外衣都没脱,当时地下室的水已经没过机组一半,据后期估计,如果当时不能及时断电,水再没过机组20cm。所受损失将增加到十余万。这样的事对他来说都是不值一提的,在接受公司表彰时,他说:我觉得带队伍就有责任去做出表率,企业就是我们的家,我希望我团队里的每一个人在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都能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2·潜心钻研,降本提效
经过张巍师傅的不懈努力,他匠心独运的建立起了大业公司的二次配线队伍,他是大业公司二次配线的开拓者,他建立了大业公司的二次配线标准体系,在每一台的配电箱生产中,他都严格坚持标准,严格检查,每一个出厂的电箱,都是匠心精神的完美诠释。在多次的行业资格审核中,都对大业公司的配线能力提出赞扬。但追求梦想的脚步并未停止,他一直在围绕提高工艺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效益潜心钻研着。
配线工作,大部分工序都需要手工作业,但也有部分工作可以通过机械设备完成,从而提升工艺质量和工作效率,车间没有设备,完全处于手工生产状态,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多方查找资料,在他的建议下,车间先后引进了母线折弯机、母线校平机、导线下线机、配线操作台等,大幅度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日常的产品质检过程中,二次配线的问题主要是导线螺丝拧的不紧,每个人用螺丝刀的手法、力度都是有差别的。于是张巍师傅又提出引进电动螺丝刀,这样既能保证力度一致,也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返工,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了产品美观度。
随着车间生产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车间的硬件设施也逐步升级。一开始工人们生产时,没有操作台和工作凳,小一点儿的柜子就得蹲在地上配线,高的柜子够不到,员工就踩在塑料凳子上工作。车间主任提出设计一些工具凳的想法,张巍师傅主动承担重任,他根据以前单位使用的配线专用凳,结合公司6S管理要求,设计了既能满足工人装配不同高度柜体使用的配线车,还设计了柜子、盛装工具、配件、劳保品、水杯的小格子,解决了工人们配线时使用的各种规格螺丝等小材料的分类盛放问题,降低材料的损耗,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还缓解了员工长期站立工作的疲劳程度,得到大家的一致赞扬。
生产效率提高了,如何更好的为主业经营服务,同时合理降低成本,是张巍师傅接下来研究的课题。正常生产配电柜,按图纸上标注的外型尺寸,然后装配元器件,通过质检满足使用功能即可,以前经常听主业后勤人员说,外采的配电柜若大的壳体只放几个元器件,很占地方,价格高而且不美观。大业公司生产的配电柜都是工程师依据图纸严谨设计的,保证功能的同时,尽量减小配电柜柜体尺寸,这样一方面为主业争取更多的经营面积,同时也能够让配电柜的成本缩小。2014年,在制作海伦项目配电柜时,张巍师傅发现设计图纸上端子排的使用可以通过优化走线再减少一些,并且设计方案中端子排数量箱体也容纳不下。于是他找到设计人员,建议改变走线方式,取消部分端子排,同时引进形式更加合理的端子排,不仅为安装节省了时间,还减小柜体规格,提高整体的美观度,降低成本。
徒弟们掌握配线技能了,他就专心研究怎么能控制导线的损耗率。在每一批生产定单生产时,他会给每个徒弟一张表格,从领线开始称重记录,装配完毕再将剩余的导线再次称重记录,然后通过导线的规格比重,计算出每个人使用导线的长度,再将每个人的损耗率进行公布,这样的办法,很好的激励了徒弟们比学赶帮超的劲头,材料损耗率日趋下降,现在车间导线的损耗率已经由第一年的7%-10%,下降到国标规范的5%以内。
在生产过程中除了导线的损耗大,线号管的损耗率如果不合理控制,损耗会更大。张巍发现徒弟们打线号时遇到什么规格就打什么规格,同一规格连续打印的数量很少,线号打印机每次在打印线号时都先出来一段空白管,大约有6—8cm长就被浪费了。例如只打一个长度约2cm的线号,需要浪费6-8cm长的线,那么如果连续打100个线号,用上的线号管是200cm,损耗也是6-8cm。于是,他又提出线号管的管理办法,设置多个盛装线号的盒子,每个盒子装一个规格的,然后一次将同一型号的线号管多打印出来一些备用,要用哪个规格,就到哪个盒子里去取,不用每个人都去打印线号管,这样就减少了一次打印一个或几个线号管造成损耗大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数据对比,这样做线号管的损耗降低了30%。这样做还降低了打印机色带的损耗,一盘色带能打出20米长的线号,但以前会有30%的线号管被浪费,一盘色带的价格在50-60元,也就是色带的使用上同时减少15-20元的浪费。
3·舍小家,为大家
张巍是一个懂管理的好班长。作为班组长,他“严”字当先,班组会上,针对安全工作他一项项安排到人,让每一名员工明白自己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安排生产任务时,他总是把任务指标逐层分解,责任到人、落实到人、奖罚到人。徒弟多了,技能水平怎么衡量?他和车间主任一起建立了学徒工的日常技能考核机制,激励学徒工进步。
他还是一个特别有方法的班长。因为家不在盘锦,他每天都吃住都在公司,对于徒弟们的思想动态了解的非常多。车间的工作对于这些平均年龄20岁左右的学徒工来说,显得有些枯燥,他的徒弟一半以上都是女的,员工工作的稳定性,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对于40岁的他来说,工作中,他是管理严格的师傅,私下里,他更多的扮演着亦兄亦父的角色。年轻的队伍,员工间发生小矛盾在所难免,他经常自掏腰包,把当事人请到一起,当面沟通交流,让他们和好如初,通过他的努力,二次线的团队也越来越稳定。休息时间除了经常组织员工聚会凝聚情感、他还组织成立了羽毛球协会,丰富员工业余生活。
车间生产忙时,张巍有时一个月都回不去一次家。可一回到家里,看到自己的女儿和儿子都很听话,张巍感觉自己亏欠妻子和父母的太多了,还没等他表达愧疚之意,却听到妻子说,你的单位我和孩子们都去过了,虽然你没回家,但我知道你周末没回来,肯定是活没干完,你们兴隆要开的店太多,你就好好干吧,家里有我呢。爸爸妈妈说:兴隆真是个大家庭,从领导来家访我就感觉到了,管理真的太正规了,比我们国企都正规,而且从来没欠过工资,你一定要好好干,一定要对得起企业,对得起兴隆大家庭。兴隆大家庭,让张巍师傅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徒弟们的发展,家人的嘱托,让他永保着向上的激情。
“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张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配线班长,他没有多高的文化,也没有超人的智慧,但他一直以不甘平庸的钻劲,积极创新的精神,带领他的徒弟用勤劳的双手实现自己的价值,用他自己的话说,用最少的成本,打造零质量问题的完美成品,是他在专业路上的不懈追求。